-
历史典故:司马睿重建晋朝公元四世纪初,在内乱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西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都城一度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但迁都并不能挽救它灭亡的命运。公元316年,匈奴人刘聪率兵攻下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宣告灭亡。西晋虽然灭亡了,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况且南方还在晋朝官员手里,于是他们就...
发布时间:2025-04-04
-
历史典故:张旭怀素狂草齐名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也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时期。但有初唐“四大书家”之称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基本上都是学习摹仿王羲之,没有跳出晋代书法的框架。据说有一次,唐太宗练“戬(jiǎn)”字,他先写了左边的“晋”,又让他的书法老师虞世南写了右半边的“戈”,然...
发布时间:2025-04-04
-
历史典故:张学良枪毙张学狼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一日,饲养牲口的和尚智守,听...
发布时间:2025-04-04
-
到家创始人老子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时代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历代不知有多少人考证过老子的姓名、字号。按照《老子内传》的说法,他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号为“老子”。《神仙传》说,老子的母亲是在李树旁生下他的,当时指树为姓,所以就姓李。概括地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去世...
发布时间:2025-04-04
-
历史典故:贾人渡河现代人看来,“商”和“贾”的语意无大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在古时候,“商”和“贾”在经营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所谓少卖为“商”走卖为“贾”。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用这种方式做生意的人叫贾人。从前有个贾人,在河南办了一批货,取水路贩往外地销售。船在河中顺风行驶,忽然浓云密布...
发布时间:2025-04-04
-
历史典故:女帝武则天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做了又一件震动朝野的事,那就是他执意废掉了原来的皇后王氏,改立他宠爱的武昭仪为皇后。这位武昭仪后来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则天是她退位后,唐中宗给她上的尊号,也是她死后的谥号。武则天十四岁时,被唐太宗召入宫,封为才人(唐代一种妃嫔的称号),赐号武媚。她...
发布时间:2025-04-04
-
历史典故:玉器和瓦罐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
发布时间:2025-04-04
-
历史典故:朱棣兴兵夺皇位朱元璋做皇帝治理国家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他以七十一岁高龄去世后,他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儿子与自己的孙子争夺皇位的惨祸发生了。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长子朱标是皇太子,其他皇子被封为亲王,镇抚全国各地。如北平(今北京)的燕王、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等,地处边境,还拥有强大的...
发布时间:2025-04-04
-
好好先生的历史典故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回答“好”。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身体怎样,一向安好吗?他回答:“好”。又有一天,有个老朋友到他家里来,十分伤心地谈起自己的儿子死了。谁...
发布时间:2025-04-04
-
历史典故: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以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
发布时间: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