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流水历史典故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
发布时间:2025-04-05
-
历史典故:文采飞扬滕王阁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大宴宾朋。滕王阁是高宗显庆年间,由前任都督李元婴修建的。阎伯屿继任后,将滕王阁修缮一新。这天请客,阎都督一是想让大家看看刚修好的滕王阁,二是他已事先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一篇纪念这个盛会的文...
发布时间:2025-04-05
-
不食无主之梨:为原则而生的人【出处】《元史·许衡传》。【释义】不吃无人看管的梨。比喻一个人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恪守自己的行为和操守。【历史典故】南宋末年有一个年轻人名叫许衡,因聪明勤奋而在当地颇为知名。一次,许衡独自赶路,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烈日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许衡由于长时间赶路而汗流浃背...
发布时间:2025-04-05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即位以后,大封功臣。后周大将慕容延钊带领重兵,镇守真定(今河北正定),因拥护宋太祖,升任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石守信和一个叫韩令坤的将领,也因功同领禁军。但是,后周领兵在外的节度使,还没有全部降服。宋太祖即位不到半年,两个节度使先后起兵反宋。宋太祖亲自带兵出征,平定叛乱,宋朝的...
发布时间:2025-04-05
-
历史典故: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
发布时间:2025-04-05
-
历史典故:韦编三绝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
发布时间:2025-04-05
-
杭州名菜的历史由来做个美食家,除明白味之外,还得讲究色香,更需异悟其“意境”。杭州为文化之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一名菜必有历史渊源,所谓‘一菜一典“,不论是来自民间百姓,还是来自乾隆皇帝。作为食客的你不妨了解一二作为饭桌上的谈资。龙井虾仁: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
发布时间:2025-04-05
-
以管窥天:克服狭隘,把“心窗”打开【出处】《史记·扁鹊列传》。【释义】以:用或从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窥是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本意是从竹管里看天空,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比喻见闻狭隘,看问题片面。【历史典故】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医扁鹊,原名秦越人。因为他救活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人,所以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传说...
发布时间:2025-04-05
-
历史哲理故事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春秋时...
发布时间:2025-04-05
-
历史故事安禄山叛乱的经过和准备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见时机成熟,决定发动叛乱。那时恰好有一个官员从京都返回,安禄山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的诏书,向将士们宣布说:“皇上有密旨,要我立刻带兵入朝讨伐杨国忠。这个消息太突然了,众将士十分惊讶,但谁也不敢反对,安禄山的一些心腹则拼命鼓吹响应。十一月...
发布时间: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