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读书,有人会摇头:“读书苦啊,闷都闷死了!”是的,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动脑、用心和毅力。可我觉得读书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朋友一样,它在生活上、学习上给我带来许多乐趣和启发。当我跨进知识大门的第一步时,我就想到:这是书引导我的。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对书情有独钟,把书当作了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见面包一样,爱不释手。如果没有了书,我就会像鸟儿一样没有翅膀,不能飞翔。
我和书是最好的朋友,从小到大,它一直陪伴着我。每天清晨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它,因为我每天晚上都要看很长时间的书。我从幼儿班开始,就非常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每天晚上,都要嚷着,让爸爸妈妈讲故事给我听。从识字开始,我便自己看起了书。从此,便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总舍不得花,想攒起来买书用。每逢爸爸妈妈带我逛街,总会问我:“你想到哪里去呀?”我便总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然是书店啦!”
在我家书房里,摆着两个大书柜,从长长的、薄薄的杂志书——如:《小爱迪生》等,到大大的、厚厚的《百科全书》、《辞海》等,应有尽有,我总是废寝忘食地看书。在家里,我沉浸于书的海洋,在那里遨游、倘洋,流连忘返。读到高兴处,我会开怀大笑;读到悲伤处,我会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伤心流泪;读到好词佳句时,我会动笔摘录,细细品味……我从书中得到了不少知识。从书中,我知道了做人要正义、诚实,要做个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华而不实、骄傲自满的人。我觉得书既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又像一位真诚的朋友,在面对面地跟我交谈。
我爱读书,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花园里尽情采蜜。说到读书,我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记得有一天,我读了一本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天夜里,我发高烧到39.6度。第二天早上醒来,脑子仍昏沉沉的,头也非常痛,但我想到刚读过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生病发高烧,还能继续战斗,并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出了长篇小说,我发得这点烧算不了什么,我要坚持上学去!读书真好,是书中的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给了我力量!
蜜蜂离不开花朵,鱼儿离不开水,羊儿离不开草,我也离不开我精神营养的好老师——书。
说到读书,有一些人会摇头说:“读书闷死了,一点儿也没有意思。”可是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就非常喜爱读书,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会在身上带着一本喜爱的书,所以现在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和书非常有缘分,自从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翻阅爸爸那一大书柜里的书,而且我还经常看见爸爸捧起书看,我很好奇也便拿起一本书自己慢慢看。因此我从小就对书有着深厚的兴趣。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爸爸的书,结果被妈妈发现了。妈妈看见我总是看爸爸的书来妨碍爸爸工作,在无奈之下就给我买了一些小儿故事书。晚上,妈妈在我睡觉之前就坐下来给我讲一些故事来。在每一个故事里,我都感受到了书的神奇,也经常被书里的故事给吸引住了。从此,我每天晚上都会让妈妈讲一个故事。自从上了学,我因为读书认识了许多的字,也会查字典了,终于可以独立看书了。尽管这样还是不能够全部满足我的读书要求。
直到现在,我的那种对书的喜爱的心情仍旧没有改变。
我有一件刚发生不久关于读书的故事,我讲给你们听:有一天,我们家大扫除,每个人负责收拾自己的房间。我觉得这非常简单,便和妈妈打了一个赌,就是要在半个小时内把各自的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如果我收拾得非常干净,就赢了,并可以上网玩游戏。如果没收拾干净,就输了,并把客厅打扫干净。
一开始,我干的还不错,可是我在收拾房间的过程中找到了前几天妈妈给我买的一本书。我还没有看过呢,现在看吧。好,说看就看。我放下了手里的活,津津有味地读了起书来。我在书的海洋里游着,像活泼的小鱼一样欣赏着大海里美丽的景物。也像在软软的海绵里吸收着里面无穷的汁水,无穷的知识。此时此刻,我甚至想永远在这种读书的境界里。
“咚咚咚”,妈妈的敲门声把我从读书中叫了出来。我打开了门,看见妈妈惊奇的样子。啊!我看了看钟表,都两个小时过去了,可是我还没有把房间收拾完。结果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让我重新打扫房间,并按之前我所答应的把客厅收拾干净。
这就是我的读书故事,虽然后来受到了妈妈的教训和惩罚,但是我终于把书给看完了。同时,书也成了我的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漆黑的夜,静谧而深邃。我独坐桌前,一盏明灯,几本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书使今夜的我再度无眠。
书本静静地卧在眼前。柔和的灯光下,它们是一群熟睡的精灵。我哑然失笑,笑声很轻,生怕惊扰了它们。我轻柔地抚摸着书本光滑的“皮肤”,小心翼翼地翻着,一段段动人的文字似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和着书香,沁入心田,在心中奏起激动人心的乐章,使我沉醉在百花盛开的田野……
在这奇妙的书香世界翩然起舞,每一朵花儿都在蓝天白云下舞动着,时而有彩蝶作伴,我真觉得飘飘欲仙了……
不知不觉,书已翻去大半,我掩卷回味,啜一口香茗,让余香萦绕齿间,一时间,我再也舍不得这些可爱的书,再也舍不得这醉人香……
月静静也悬在空中,安祥地吐洒着母亲般千丝万缕的柔情,给路旁一排稀稀疏疏的玉兰树投下一片片孤独的剪影,但是,我不孤独,因为,我有书本作伴!
才明白,畅游书海是天下最美妙的事。读一本书仿佛是纵船游历,扬帆起航后便置身于心中的琼楼玉宇,主人公的失败与挫折,奋斗与成功时刻提醒着我:在困难的巨浪前,奋斗的小舟若是停滞不前,很快便会没入水底,惟有劈波斩浪,胜利的小舟才会永不沉沦!我终于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真正的强者!
我取来复读机,装上一盒磁带,按下“play”键,闭了眼,伴着悠扬的乐曲凝神品味,只觉得书中的一切,都在脑海中浮现、翻腾,最后融进了我的心田……
凭着深厚的语言功底,小作者写出了自己真实的读书感受。本文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一、结构清楚,首尾呼应。文章开头用“几本散发着油墨馨的书”紧扣标题展开,结尾“凝神品味”、“ 融进了我的心田”,再次点题,与开头互应。古人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本文的结尾,正给读者这样的感觉。二、紧扣话题,联想丰富。书香是一种无形之物,但作者用现实生活中的有形之物来表现。“激动人心的乐章”、“百花盛开的田野”、“蓝天白云下舞动的花儿”、 “彩蝶作伴”,这些都是真实的生活,用这些来反映无形之物,给人以真实感。三、切合题意,主旨突出。第二段起写读书之感,作者陶醉其中,第五段起紧承上文,转向现实生活,化感染为行动,更好地突出了主旨。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社会就不会发展,科技就不会创新,所以我们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谜。
听妈妈说:我过周岁生日那一天,桌子上摆放了许多生日礼物。有玩具枪,有书本,有画笔,还有奶奶的绣花枕。据说:如果我第一拿什么,就 证明我喜欢它,,以后就会在这方面发展。拿东西仪式开始了 ,全家人站在我身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 ,妈妈把我抱到桌子前,我 毫不犹豫的拿起了一本书,全家人高兴极了,异口同声的说:“将来一定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从那以后,妈妈就像着魔似的给我买书,睡前故事,童话,连环画报等等,我每次都是在妈妈读故事声中,渐渐的进入梦乡,时间长了,如果妈妈不读故事,我就睡不着。
等我上了幼儿园学拼音的时候,妈妈有给我买了幼儿注音故事。我可以自己读书了,还可以把故事内容讲给爸爸听。可是有的词语我还是不太懂,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狐狸要背一只死兔子呢?”妈妈听了莫名其妙,她看了看书,笑得前仰后合,原来是一个成语:兔死狐悲,我理解错了。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提问“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因为我刚看完少年版《西游记》,满脑子是妖精、神仙,所以我自告奋勇地说:“许多妖精和神仙在一起开会。”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也被逗的忍俊不禁。
我读书因为别字而曲解词语的故事还很多,例如:龟兔赛跑,我理解为鬼和兔子赛跑,当然是鬼快!狐假虎威,我理解成:狐狸加老虎,狐狸诡计多端,老虎凶猛无比,它们俩加起来,当然威力很大。这些笑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现在我长大了,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我的座右铭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一定会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很多人都以为我戴的眼镜是装饰用的假眼镜,其实不然。我戴的是一幅近视眼镜,它见证了我和我心爱的课外书籍之间亲密的关系。
一到周末,我就会赶紧做完作业,然后利用剩余的闲暇时间来阅读家里的各种课外书籍,或是去崇文书城阅读书店新到的图书。有一次我在崇文书城看书看得太入迷了,爸爸妈妈在书城外面等了我很久都没见我出来,着急地给我打了个电话。没想到我口袋里的手机响了很久,我却完全没有听到铃声,因为我看书正看得入迷呢,所以对各种声响都充耳不闻。爸爸妈妈见我不接电话,只好无可奈何地走进书城去找我。一直等到他们都走到了我的面前,我还是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直到爸爸拍了几下我的肩膀,我才大吃一惊地抬起头,这才从书本的世界中走了出来。
我特别盼望暑假的来临,因为每年暑假我都会阅读很多课外书籍。暑假里爸爸经常去操场上打篮球,我就坐在操场边的草地上看书。在户外看书的感觉很好,因为有大自然的鸟语花香陪伴着我。爸爸每次都嘱咐我,让我看到太阳快落山时就要去操场上运动一下。但每次我都被书本的魔力牢牢吸引住,一拿起书本就放不下来了。于是,我经常看书看到天都黑了,实在是看不见了,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仿佛被胶水粘在我手上的书本。
冬天也是我看书的大好时节,因为冬天的傍晚我可以一边用热水泡脚一边看书。对我来说,这可是我每天最为期待的惬意时光了!有一次,我一边泡脚,一边捧着《希利尔讲世界史》如饥似渴地读着。希利尔有神奇的本领,能用生动的文字把枯燥的历史变成有趣的故事。不管是二战时欧洲各国的战火纷飞,还是中世纪时教会统治下的黑暗时代,他都描述得引人入胜。我读着读着,完全沉浸在历史故事之中,根本不知道时间的流逝。直到妈妈催促我快去睡觉,我才意识到一桶热腾腾的泡脚水已经变得冰凉刺骨了。
以上就是我和我心爱的课外书籍之间的几个小故事。虽然读书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无穷的快乐,但也让我付出了健康的代价。看来以后我得好好注意用眼卫生,不然眼睛瞎了可就再也读不成书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唠到读书,我可就滔滔不绝了。
我读书比较晚,但是到了十三岁,学习成绩提升了,自己也有了读书时间!我不再满足由于课内的浅显的文章,而是注重看上世纪老作家的书,比如«阿Q正传»自从我看了«阿Q正传»,我便是‘心动神移,不能自已!’鲁迅不愧是大作家,尤其看到“阿Q被赵老板诬陷,最后被杀死了,阿Q在大街上叹了口气”我哭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咬咬牙再拿起«阿Q正传»时,看到小尼姑哭了,我深深为她感到惋惜!
我的姑父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看过的书,比我的书架上的书还多!他常常给我和妹妹讲故事,最常听的是‘西游记’什么唐僧西天取经,收三徒,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劝孙悟空……这些故事都是我没见过的,姑父公事忙,我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做功课。
妈妈的书架上放着几本«国家法律政策»我拿起来,翻阅起来,都是一些些条例我起先不太爱看,但是,我们家因为打官司,我也开始看了。我的知识面渐渐广了起来!读《三国演义》,让我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让我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福尔摩斯》,让我领会到福尔摩斯侦破诸多离奇案件的机智和勇敢。
我读的外国的作品也不少,我早就瞄中图书馆的«海底两万里»,但是,由于太好看了,所以我来借书时才会发现已经借走了, 我吵妈妈给我买«海底两万里»,最后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是我慢慢对外国小说起了兴趣!
我看的书多了,就有了辨别能力!看了语句丰富的«海底两万里»就会扔下了无聊的«哆啦A梦»看了好了好看的«阿Q正传»就不会去观赏无聊的«可乐小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我读完书,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那开心就像渔夫捕了满船的鱼,像果农采了好几十筐的硕果,像农夫收割着颗粒大如豌豆的高粱。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zuowen.kq7.com/zuowen_10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