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张汤传》,汉成帝时,刘向整理西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效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最早的楚辞集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2、教材认为屈原曾两次被放逐,第一次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地点是汉北一带;第二次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地点在江南一带。
3、屈原的作品存在真伪之争,一般认定是屈原所作的是《离骚》《天问》《九歌》和《九章》中的大部分诗篇。
4、《九歌》之名来源很古,《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它是夏禹王的儿子夏后启从天上偷下来的,这是古代关于文艺起源的神话。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出现很早的古曲。
5、对“楚辞”体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楚地的“巫歌”。特别是《九歌》的写作同楚国的巫风有密切关系。
6、《九歌》包括十一篇作品,除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曲外,其余各有不同内容,也就是以祭歌的形式各写一神:《东皇太一》写天之尊神,《云中君》写云神,《湘君》与《湘夫人》写湘水配偶神,《河伯》写河神,《山鬼》写山神,《大司命》写主寿命的神,《少司命》写主子嗣的神,《东君》写太阳神,只有《国殇》是写人鬼的,为悼念楚国阵亡将士而作。
7、《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多字,篇幅之宏阔,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少有的。诗题《离骚》二字,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8、《九章》共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其中除《桔颂》一篇大约是诗人屈原早年作品外,其他各篇均是屈原两次流放时所作。最晚的是他在死前所写的绝命词《怀沙》。
9、《天问》是一首非常奇特的长诗,“天问”二字,据王逸解释就是“问天”的意思,这篇作品以诗歌的形式,从头至尾一口气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10、《招魂》的写作目的,历来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教材中认为是屈原自己招自己的魂。
11、屈原之后楚国的楚辞作家,按《史记·屈原列传》所说有宋玉、唐勒、景差,但只有宋玉有作品流传,其代表作品是《九辩》,文学史上屈、宋并称。
1、杜牧的咏史诗往往带有史论色彩,如《泊秦淮》不仅咏史,而且寄寓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2、杜牧在七绝的写景上有独特成就,如《山行》、《江南春》等,都不以奇峭或词采取胜,却自有一种风流俊爽之气。
3、李商隐诗歌的内容有:(1)政治诗,这类诗多半以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出现,如《隋宫》;(2)爱情诗,他的《无题》诗多属这一类。另外,《夜雨寄北》表现了飘泊他乡怀念妻子的思想感情。当属爱情诗类;(3)寄寓身世之感的抒情诗,代表作是其晚年所写的把咏物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曲折而细腻地表现自己不幸遭遇和理想破灭的《锦瑟》。
4、李商隐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活用典故,但有些诗显得晦涩难懂。
5、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又因李商隐、温庭筠皆排行十六,文学史上又戏称为“三十六体”。
名词解释:晚唐讽刺小品:晚唐讽刺小品是继承柳宗元寓言小品的传统,在晚唐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类作品见于罗隐的《谗书》、皮日休的《皮子文薮》、陆电蒙的《笠泽丛书》等。他们的具有讽刺性的短小精悍之作,在批判现实方面表现得特别尖锐,其气势和锋芒引人注目。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首先,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通过想象和象征构成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其次,善于对情景做细致入微的刻画,于纤细中见深厚,精巧中见浑成。第三,他善于活用典故,这些典故丰富了诗的形象,也深化了诗的主题。但因善用生僻典故,以致有些诗晦涩难懂。
“李杜”和“小李杜”:李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二人互相倾慕,友谊深厚,创作了“千汇万状”的诗篇,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李白上承屈原,将浪漫文学推向高峰,杜甫反映现实,以“沉郁顿挫”为本色,达到写实文学传统的最高成就。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也并称“李杜”,为区别于李白、杜甫,或称“小李杜”。
(初中)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二】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李白、贺知章。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C.《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作者依次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
D.高尔基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2.以下古诗的作者依次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一项是( )
A.《秋浦歌》、《春夜喜雨》、《江南春》
B.《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钱塘湖春行》
C.《秋浦歌》、《石壕吏》、《忆江南》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登楼》、《卖炭翁》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常书信一般有称谓、问候、克文、祝颂语、具名、日期六个部分。
B.不管何种计划或规划,都必须具备标题、正文、结尾三个要素。
C.新闻和通讯都是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信息,要求真实、及时。
D.说明书是一种应用文体,其形式有短文式和条款式,还有短文加条款式。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相互联系、交错使用。
B.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C.说明的顺序一般是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D.记叙的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和议论。
5.下列关于古代文体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指记载、描写事物的一类文章,如《醉翁亭记》。
B.说,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但都是为了说理,如《马说》。
C.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D.铭,专指刻在金属器物上颂扬他人的韵文,如《陋室铭》
答案:1.A 2.D 3.B 4.D 5.D
秦汉文学
一汉赋基础:1、《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它又简称为为《吕览》,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汉书·艺文志》称这为“杂家”。
3、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是贾谊和晁错,贾谊的政论文名作是《过秦论》,鲁迅称它为“西汉鸿文”,晁错的代表作是《论贵粟书》、《贤良对策》等。
4、汉初楚声短歌主要有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
5、汉代最兴盛的文学体裁是赋,但真正标志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史记》中的人物传记、诗歌中的汉乐府民间歌辞和由中下层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6、最早写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现仍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是战国时的荀子。
7、汉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主要流行的是追随楚骚余绪的“骚体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第二阶段是汉赋的鼎盛时期,流行“散体大赋”,主要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大人赋》是讽刺汉武帝好神仙的。杨雄的代表作有《甘泉赋》、《长杨赋》等。其他如王褒、东方朔等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第三阶段流行的是抒情言志的“小赋”,著名的作家有张衡、蔡邕、赵壹、祢衡等。
8、枚乘的《七发》是标志着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七发》的形式对后来的辞赋是有影响的,它的体制结构后来被看做是赋体文学中的一个专体,称作“七”或“七体”。
10、赵壹的《刺世疾邪赋》是短篇小赋中最著名的作品,其中“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名势,抚拍豪强”揭露了当时弥漫官场的种种丑行。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 明朝 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於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羽威震华夏, 曹公 议徙 许都 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
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简称夏。
关于华夏与华夏族的形成,考古学家马世之在《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一文中有不同的解释:炎黄文化即早期华夏文化。中国古代华夏集群的主体系由炎帝族与黄帝族构成,华夏一词的由来同炎黄文化直接攸关。关于华,不少学者认为,《周礼》和《国语》中提到的华即华山,古代华山就在河南境内,很可能即今嵩山。或谓源自华阳。《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集解》谓: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正义》谓:《括地志》云: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国语》云史伯对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即此城也。华阳城位于新郑县城北约20公里的华阳寨马先生还以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载有:三十四年,攻华阳作为印证,说华阳就是今新郑的华阳故城。还引用著名考古学家唐兰《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微》释命簋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是夏,中华民族起于此。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己亥杂诗》)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象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民歌、民谣中常有九州之说,那么九州到底指哪些地方呢?据《禹贡》记载,夏朝时的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周官》记载,西周时,多了幽州、并州,而少了徐州、梁州,还是九州。可见,九州之说是春秋战国以前的行政区划,这种古代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用九州来代表中国疆域。其实,自秦以后,中国的行政区划多有变动,秦初设郡县,汉朝实行郡国并置。南北朝时,州的数字大增,合计有208州。唐宋时,全国行政区划是道。从元朝以后实行行省制,道、省辖范围内,有些城市名继续称州。在我国的30个省(区、市)中,称州的城市名,省会一级的就有广州、福州、杭州、郑州、兰州,其他市、县称州的就更多了。不过现在的州,除了自治州以外,不再是行政区划,而是城市名称的组成部分了。
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老师。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 诗仙李白, 诗圣(诗史)杜甫, 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囚孟郊和贾岛, 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1、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2、七大方言区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粤方言区、闽方言区
3、2000年10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4、语言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是划分和切分
5、从文字体制上来看,文字主要分为三大类: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语素文字。
6、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一般合称为表音文字。
7、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语素。所以,从文字的体制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8、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成批地称体系得较为成 熟的汉字
9、金文是浇注在或刻在青铜上的文字。 金文又称为钟鼎文。
10、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有广义大篆和狭义大篆之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12、词语简称大致有五种类型:提取型、截取型、选取型、替代型、共戴型
13、数次略语的五种类型:简括型、联括型、附加型、比况型、字面型
14、双音节单纯词共有四类,分别是:连绵词、音译词、叠音词、拟声词
15、合成词可分为三大类:复合式、加缀式、重叠式
16、复合式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
17、同音词分为异形同义词和同形同音词
18、异形词具有通用性、理据性和系统性三项原则
19、词义的性质:客观性、概括性、模糊性、名族性
20、词义由两个要素构成:理性义和色彩义
21、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可以构成同义义场,同意异常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反义义场和反义词则相反
22、反义词可以细分为四类:互补反义词、相对反义词、依存反义词、对称反义词
23、词义变化的原因: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语言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24、基本词汇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性三个特点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着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着《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着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着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着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我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着名女词人李清照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架碳车碾冰辙。(白居易)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李白)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
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东坡戏谑苏小妹句)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爬的最高的人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李白)
最寂静的空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酒量最大的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酒入最贪嘴的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脸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最多的爱三千宠爱在一身。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最喜欢喝酒的人醉卧沙场君末笑,古时征战几人回。
最悠闲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最勇敢的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最不安分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最忙的人城头铁鼓声又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最有计谋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最有志气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最不幸的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最重情的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是一篇文言文,其次才是一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的文学作品。
文言文教学很容易形成两种极端:
一是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二是完全放弃文言文基础教学,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形象分析。
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文言基础与文学内容,因材施教,是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去年的培训中也曾讨论过文言文教学,很多人提出了文与言并重的观点。培训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谈到了《史记》的阅读教学,看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录像剪辑,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学习如何读《史记》。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这方面的目标,讨论人物形象、分析问题,都不能偏离,要始终紧扣文中的语言,要防止得意忘言,明白了意思却没有学到文中的语言。光是要明白故事内容,听故事、看戏剧、读白话史记,都可以做到,但这不是教学这篇课文的根本目的。
二是第一节课布置作业,教师要要求学生梳理、积累知识,要采取具体措施,不能简单地提一下就放过去。第二节课如何进行对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的检查,还需要考虑。
三是课堂上关于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的练习,是否可以多设想一些别的形式,也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的有关词语和知识进行比较。
文言文教学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所以语法和现代汉语的语法有一定的差异,一些词语用法也跟现代汉语不一样,尤其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学生可以说是云里来雾里去,因此加重了学生的为难情绪。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可课本的注释及工具书,可以记住一些课内的知识,但是给他一些没见过的文章便束手无策了。而老师在讲课中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习惯于把知识系统的归类传授给学生,总以为讲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所以一堂课都是老师那枯燥的声音和学生昏昏欲睡的双眼,这样学生没有看学习的主动性,更别说积极性了。要知道我们的文言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还有艺术的欣赏。对于《史记》来说,更是如此。但是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某一方面,而是要从全局入手,基础知识和文学鉴赏并进。
【曹七步】三国魏诗人曹植,曾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而闻名。
【七绝圣手】唐代诗人王昌龄善写七绝。
【茶仙】唐朝文人陆羽,著有《茶经》,外号也称茶圣。
【穷瞎子】唐朝诗人张籍,因其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又任过太常寺太祝,故人称穷瞎子。
【赵倚楼】唐朝诗人赵嘏,因诗中有残星几点横雁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而闻名。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易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狂放,人称诗狂。
【诗家天子】王昌龄,其气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诗仙】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
【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元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
【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
【诗鬼】李贺的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喻。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
【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此称。
【崔鸳鸯】崔珏,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谢蝴蝶】北宋诗人谢逸因写有关蝴蝶的诗共300余首而闻名。
【张三影】北宋词人张先因其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且善用影字而闻名,又外号张三中。
【红杏尚书】北宋词人宋祁因其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又任过尚书官职而闻名。
【贺梅子】北宋词人贺铸因其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得名。
【山抹微云秦学士】北宋词人秦观因其词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而闻名。
【赵倚楼】晚唐诗人赵嘏,因其诗中有寒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名。
1.鲁迅读书轶事:塾师:寿镜吾先生。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睛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
三味意思是:读经味为稻梁,读史味为肴馔,读诸子百家味为醯醢(xīhǎi)。
鲁迅书签上写了读书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
2.《论语》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师。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政冶、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
4.《左传》编年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史左丘明编著。《曹刿论战》选于此书。
5.《列子汤问》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选于此书。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
6.《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的注,这是古代记述我国江河分布情况的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8.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如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中唐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晚唐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9.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10.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代表宋代词坛两大流派风格的是苏轼的豪放派和李清照婉约派。名
11.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施耐庵明)、《西游记》(吴承恩明)、《红楼梦》(曹雪芹清)
12.《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1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俄)、欧亨利(美)、莫泊桑(法)。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zuowen.kq7.com/zuowen_50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