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提起笔不知道印刻下什么,于是便常常想到最近自己触摸的故事,触摸的书。于是便跟着作者的线索一路随波逐流,该“信可乐也”时,笑得天花乱坠,该“此愁无计可消除”时便紧锁眉头,在面对更多旁白的时候往往面无表情。在读一些无血无肉的书时,常常一如既往地没有表情,却依旧复制着浏览的动作。有始,有终。
有时走在路上常常会想起自己印象很深刻的话,却分辨不清它的源头的地理位置,然后才会猛然发觉自己大脑里的东西是多么杂乱。
曾经在路上漫步时,想起海子的“从此不再提及过去,痛苦抑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査海生最终令人惋惜地用一首充满他所有温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去吊唁他的逝,如同梦呓般的语言,是否就真的可以触摸到铁路那未知的世界?
他诗里的挣扎最终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凝固成一种无续的永远的休止。有人最终轻叹道:“海子,不知你如今在另一个世界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梦想的乐园,但是你只需要对自我的一点点改变,就可以真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原来他所向往的地方,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到达。
前些时候的《鸿门宴》,在《史记》中,我情不自禁一遍遍陪项羽悲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替项羽的性格而长叹。当他在《史记》里之前的英雄气概塑造得如此栩栩如生时,刹然看到他的似水柔情,自己便如此不堪一击地替他叹息,替他的奈若何而感同身受。自己最终只能在凌晨两点对着外边寒冷的空气轻吟道,项羽,其实你不用和刘邦争天下的,为何如此固执地不愿松手呢?我记得自己说完后,白色的烟雾蔓延去了远方,我不知道项羽你在天的那方是否可以听到?
七堇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前言里写道“为了忘却的纪念……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自己便陷于她用沙砌成的高三的城堡中,想着借着手电筒那微弱的光在被窝里飞快做着习题的样子。与《澜本嫁衣》构造出的截然不同的样子。
钱钟书的《围城》,自己看的时候就仿佛是寄宿于俄罗斯东部,在沼泽中无法前进般的纠结。最终无法记起他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记忆犹新的是其辛辣的讽刺,俏皮的比喻以及那句深入人心的话“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仿佛看见其眉头紧锁的样子。
……
最终每个人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读书,不仅仅读前人的路径,更多的是看清自己的路,然后走好它。
读书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意义却非常重大。俗话说:“三日不读书,语言也无味!” 以前我也是很喜欢读书的,常常忘了吃忘了睡。一天不看书,就心烦意乱。
前一段时间放假了,我不由自主的迷恋上了游戏,整天晃晃悠悠的,变得沉默起来,每天起来都无精打采。妈妈警告我说:“有这闲工夫,不如多看点书。”有一天,我看见咱班同学都发博客了,一时心血来潮,写了一篇作文。刚开始思路还可以,可是后来越写越无味,连自己都感到恶心了。
我好不容易“捏着鼻子”写出来一篇文章《笑》。我回过头来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语言暗淡无味,句子烦乱不清,怎么也读不出那个味。我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坐在地下。 “妈我不会写作文了!”我失声哭了起来 , 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的说:“最近学到了什么?”我接口就说:“游戏攻略!”此话一出口,连我也感觉很吃惊。 妈妈说:“你去找一本你喜欢的书。”“为什么”我迷惑不解的问。妈妈笑了笑便走了。 当天,我翻箱倒柜的寻找最佳人选,经过一番字写的寻找,选择了《保姆狗的阴谋》这本书。
一早,我急不可待的去找妈妈,妈妈说:“这本书你喜欢吗,如果你喜欢请你把它背下来!”我愣住了,因为妈妈的话让我无言可对。半天,我支支吾吾的吐出来三个字:“不会背!” , “那你去把他读一遍。”妈妈毫不客气的说。我极不情愿的拖着那沉重的脚,来到了书房。
刚开始我心不在焉一边想这游戏里那刺激的单挑场面,一边又想这怎么应付妈妈;后来我有些投去,可是游戏的场面始终在我脑海中饭不断地浮现;过了几分钟,我早已奔波在书的海洋,贪婪的吸允着海水。而那些无聊的游戏早已烟消云散。虽然那里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刺激的挑战。我早已忘去……
转眼间,我读了两个钟头。我站了起来,回复妈妈:“我读完了,并告诉妈妈书的大概意思,并把其中的领悟告诉了妈妈。我说的头头是道,句句在理。我竟然的发现我的语言变的丰富,充实了。 我忽然想到了那篇作文,我早改成一篇佳作了,这自然是图书的功劳啊! 我又想起了那句俗语三日不读书,语言也无味“啊!我终于明白了,这是打多少游戏都无法领悟的道理啊!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否则语言就会变得干燥无味。 这一刻,是我迷失方向的指南针。他是我找回了自我,改变了一生。
啊!三日不读书语言也无味……这就是最精彩的语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书籍便是我成长的阶梯……
“真是麻烦啊!”被爸爸逼着整理书房的我,正抱怨着从书架上抱下厚厚一叠书。一不留神,那一叠书就从手上滑落,落到地上发出“砰”的闷响。我脑中记忆的阀门,也随着书的滑落,缓缓打开。
一本本的开始整理散乱着的书。“咦,这么古老的书还留着啊。”我捡起一本封面五颜六色的童话书,轻轻拭去那层薄薄的灰,翻开扉页,那段记忆随着书页的翻开,从阀门中奔涌出来。
记得那时候,我还很小,不知忙碌为何物。整天就喜欢抱着本书,趴在床上看。童话书,寓言书,神话书都是我那时最爱看的书,经常一看就是一下午,对旁人的话语可谓充耳不闻,爸妈也只好自我安慰:他爱看书是好事。
记得那时候,我还很天真,不知何为虚假。常常沉浸在那些故事情节之中,为故事人物的幸福而高兴,为故事人物的死亡而悲伤,为故事人物的固执而叹息,为故事人物的醒悟而欣慰。纵使爸妈告诉我多少次:那些故事都是虚构的。我也依旧我行我素,坚信着那些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是真的。
微笑着合上了书,又拿起一本书,漆黑的封面,用诡异的绿色勾勒出人物的满脸恐惧,是一本侦探书啊。想来是我小学生涯中最流行的吧。想着,随手翻阅起来,记忆,又奔涌了起来。
背着书包轻哼着歌走到了自家所在的单元楼前,看着楼道深深的黑色,刚刚看完的悬疑情节开始回放,迟迟不敢进入。几分钟后,我深吸一口气,下了很大决心似得,畏畏缩缩地进了楼道,突然感到背后一阵冰凉,轻轻地脚步声传来,我连忙吓得跑上了楼,从口袋中掏出钥匙开了门,进了门后把门关上,这才安心了些。
每每这种情况,我都会发誓再也不看悬疑书了,可是每每都被扣人心弦的情节所吸引,这样的情况就每每在我的小学生活中上演着。
终于将那一叠书整理好,起身拍拍手,回头却看到一排封面花花绿绿的书,是教辅书。它们给我带来了什么呢?知识?分数?或许吧。但是它们将我的世界填满,将我的时间吸收,我就靠着这精神食粮度日。
但仔细想想,这其实和童年一样,都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必定要先苦先累了,才能成功,才能有甘甜不是吗?逃避根本不奏效不是。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像一只只勤劳的蜜蜂,自由自在地在百花丛中采蜜,汲取着书中的精神养料。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妈妈读书上的故事后,就天天缠着妈妈讲故事。渐渐地,我就成了小书虫,各种各样的图画书、童话书,都让我爱不释手。再长大一点后,我就开始慢慢地“消化”《十万个为什么》,它使我眼界大开:想不到书里这么多的科学奥秘。自从读了小学,学了拼音后,我可以认着拼音读书了,那时的我不知有多快乐:可以看着拼音读书,不需要妈妈给我讲故事了!到了二年级,我的识字量不断增多,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学会了查字典。那时候我读书时身旁总是放着一本字典,方便有不懂的字可以查阅。上了三、四年级,我的身旁依然放着那本字典,慢慢地我养成了不懂就问字典老师的好习惯。
通过读书,我认识了许多作家:高尔基、叶圣陶、冰心、杨红樱。…。。他们的优秀作品令我回味无穷,让我懂得了许多写作技巧。我在读书时把好词好句都摘进我的“采蜜本”里,这些好词好句给我写帮了不少忙呢!
放寒假的那段时间,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长时间盯着电脑的后果是,我的近视度数飞速加深,天天晕晕沉沉,感觉像是生病了,爸爸妈妈因此对我发火,我终于退出了游戏,重新捧出被我冷落许多日子的各种书籍,我又回到书的海洋里,就像小宝宝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妈妈的乳汁,是书,充实了我的生活,在我不愉快时陪伴着我,使我忘记了烦恼。
不过,读书也别忘记了休息。有一天放学一回家,我就抱着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就连妈妈叫我吃饭也没有听见。结果,我忘记了那天的作业非常多,当妈妈一把没收了我的书时,我才醒悟过来。打开书包埋头苦干,但最终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第二天还熬成了“熊猫眼”,上课都没精神,于是我再也不敢没做完作业就开始看书了。
书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当遇到困难时,是书给我勇气,让我闯下难关;当我灰心丧气时,是书给我安慰给我鼓励,让我勇敢前行;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也是书为我庆祝,还提醒我不能骄傲自满。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爱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唠到读书,我可就滔滔不绝了。
我读书比较晚,但是到了十三岁,学习成绩提升了,自己也有了读书时间!我不再满足由于课内的浅显的文章,而是注重看上世纪老作家的书,比如«阿Q正传»自从我看了«阿Q正传»,我便是‘心动神移,不能自已!’鲁迅不愧是大作家,尤其看到“阿Q被赵老板诬陷,最后被杀死了,阿Q在大街上叹了口气”我哭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咬咬牙再拿起«阿Q正传»时,看到小尼姑哭了,我深深为她感到惋惜!
我的姑父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看过的书,比我的书架上的书还多!他常常给我和妹妹讲故事,最常听的是‘西游记’什么唐僧西天取经,收三徒,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劝孙悟空……这些故事都是我没见过的,姑父公事忙,我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做功课。
妈妈的书架上放着几本«国家法律政策»我拿起来,翻阅起来,都是一些些条例我起先不太爱看,但是,我们家因为打官司,我也开始看了。我的知识面渐渐广了起来!读《三国演义》,让我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让我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福尔摩斯》,让我领会到福尔摩斯侦破诸多离奇案件的机智和勇敢。
我读的外国的作品也不少,我早就瞄中图书馆的«海底两万里»,但是,由于太好看了,所以我来借书时才会发现已经借走了, 我吵妈妈给我买«海底两万里»,最后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是我慢慢对外国小说起了兴趣!
我看的书多了,就有了辨别能力!看了语句丰富的«海底两万里»就会扔下了无聊的«哆啦A梦»看了好了好看的«阿Q正传»就不会去观赏无聊的«可乐小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我读完书,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那开心就像渔夫捕了满船的鱼,像果农采了好几十筐的硕果,像农夫收割着颗粒大如豌豆的高粱。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而我就觉得,书籍就像是我的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个终生伴侣……说起读书,我和它有一段不解之缘。
在读幼儿园时,我已经开始阅读了,虽然那时我只是阅读一些连环画、漫画书,可那时的我却觉得这些闲书读起来是那么津津有味,精彩有趣。及后,我上了小学,读三年级时,就迷上了文艺书,童话故事及科普类书籍等。那时的我,只要一拿起书,就立刻沉迷当中,看得如痴如醉。正是那一本《世界的未解之谜》,把我带进到奇幻的科学探索世界;还有那本《安徒生童话》又令我仿如置身于神奇美丽的童话王国;而最令我爱不释手的要数《小故事大道理》,书中那一个个精彩故事,升华了我的人生智慧。所以说,我已经和书结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时光飞逝,转眼上了四年级,书的吸引力对我更大了,像磁石一样吸附着我,可四年级的作业真不少,顾得上做作业,就看不上课外书了。所以,我想“摆脱”读课外书这种习惯。可是,有一次,当我看见班上的一名同学拿着一本新出版的书,就按捺不住自己的爱书之情了。正想向他借,可一想到作业太多,就不禁打消了念头。可我并不想就些罢休,想出了一条妙计。当天,我把做作业的速度加快,挤出时间,终于可以重读课外书,找回了我久违的阅读滋味。可第二天,老师便把我留堂,原因是字体写得龙飞凤舞,而且大部分都做错,简直是一塌糊涂……
但那次以后,我并没有放弃读课外书的这个习惯,因为读课外书也有很多好处啊。记得一次,考试写《我与电脑的故事》,我想:这次一定可以大展拳脚了,以前书中读的优美词句,终于派上用场了。而且我考试的前几天“临阵磨枪”,一连看完了几本选,吸取了不少精华。果然,我的得到老师的好评。
因此,我认为:只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既读好课堂上的书,又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这样,双管齐下,就一定能提高我们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书是知识的源泉,朋友,让我们多读书吧!
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可以使人变得聪慧,书可以陶冶情操,在书中有着大千世界的美丽;书寄托着前辈们对下一代的希望。读书时会遇到许多经历,那些经历会让你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很喜欢读书,如果遇上非常喜欢的书可以读上个两个钟头呢。可是爸爸妈妈倒不是给我经常买书,而是让我上图书馆借书。我可是很喜欢看一些励志类、亲情类的书,而且最幸运的是我从别人那里得知了一本叫《中、小学生必读的100个励志故事》这本书,我怀着迫切和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离家最近的图书馆,虽然这家图书馆的面积不算太大,但内容丰富,有着各种各样的书。由于是星期天,图书馆里人山人海,在百般努力之下,我终于挤进了少儿图书区,用眼睛一遍遍地搜索着书架……“奇怪,前几天我来借书时还看见了那本书,今天怎么就‘消失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本书早就在昨天借光了。
我离开了那家图书馆,虽然有些失落,可是我马上又把目光放在另一家较大的图书馆上,我心想:那可是一家大的图书馆,书籍一定有很多。于是,我便走到了这家图书馆。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虽然图书馆里人不算多,但是书基本都被“洗劫一空”了,无奈的我只得从第一排书架从头找起,10分钟,20分钟……已经满头大汗的我还是没有找到那本励志图书。就在这时工作人员发现了我,并询问我要寻找什么书,我揩揩汗,把要寻找的书告诉了那位工作人员,谁知道,工作人员摇摇头说:“真是对不起,我们这里还没有进这本书呢。”我皱皱眉头,失落地说了声没关系,便直径走出了那图书馆。
这时,我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天津少儿图书馆上,满怀希望来到了这最后一家图书馆,书架上竟然也没有了,我怕遗漏了细节,问过了管理员可是依然毫无收获,正当我心灰意冷地向楼下走,一个大约六年级的姐姐叫住了我:“你是想看这本励志故事吗?正好,我这里有最后一本,你先拿去看吧,你看完了就放在图书馆门前的还书箱里就行了。”顿时,我心里暖暖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支支吾吾说了声“谢谢。”那位姐姐冲我微笑了一下,快步走下楼了。虽然一路上有很多对那位姐姐的挂念,但是我一回到家,没有顾虑太多,就如醉如痴地看了起来,时而感动地落泪,时而开心地大笑,好像我已经完全与这本书融为一体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书,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快乐,所以让我们与书为伴,让我们大家都来感受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刘向说的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但是只有亲身感受过这种滋味才知道。
“妈,我好无聊!”
“琪儿,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你生病时要吃药,缺乏知识时,也要用书来医你的愚蠢啊!你宁可在那里发呆也不看书!”
“天天看书,天天看书,就连放假也的看,真不懂你们大人。”我心想。
心里这么想,口头上却不能这么说,我只好无奈的说:“好了!好了!我看还不行吗!”此时我已拿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来。而妈妈还在振振有词地讲她那读书名言警句。
我就在房间里心不在焉的看了几分钟,见妈妈睡着了,我一溜烟地跑到楼下和小朋友玩。当我玩的不亦乐乎时,怒气冲冲的妈妈走到我旁边,大声说:“现在立马给我回家看书,而且罚你一星期不能玩电脑、手机!”对于这种惩罚,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了家,乖乖看书了!妹妹见我这样,便对我说:“姐姐,你不要这样嘛!其实书很好看啊!”说完,妹妹顺手拿起一本书来。“你看,上面有彩图,让你遐想一些不可能的事。文字就像海水一样向你涌过来。其实书很好看,只是你没认真看而已。”
“哦?”我夺过妹妹手中的书,快速浏览了一遍。咦!好像很好看也,我只好说:“好吧,我看一下,你先出去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什么作者要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题目呢?人不是都有眼睛吗?为什么作者只要三天光明?一连串问题窜到了我的脑袋里。我想:答案一定就在书里面。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哦!原来是这样: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却又给人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看完这个导读,我对这本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当我看过海伦凯勒的每一个故事后,我已泪流满面。我与作者像是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同悲伤、共快乐。我是第一次觉得书有趣、好看。
打从那以后,我手里无时无刻都是书,都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了。每次一看到有新书我就爱不释手,读的津津有味,就连吃饭,睡觉都忘了。
渐渐地,我会用笔记本做笔记,将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记下来,并把它们多读几遍。日积月累,我的作文慢慢好起来了,我会把我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准确的运用在作文上。所以从3年级我的作文就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我终于和书交上了朋友。但我始终都会记住这两句话:一句是刘向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还有一句是林海英的国文老师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大概也算是出生在“书香门第”吧!因为打我记事以来,家里的书柜里,桌子上、茶几上、甚至凳子上,随处可见的大都是书,因此妈妈常抱怨家里太“凌乱”。
在这样的环境里,想不认识字都难。于是,三、四岁,我就认识了不少字。看图识字、幼儿读物、还有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讲的那些故事书上的故事,成了我幼年时代的精神粮食。
稍稍懂事了,我把爸爸的书翻了个遍,虽然不少是爸爸教书用的,我还是饶有兴趣地东翻翻、西看看,以至于爸爸找不到书的时候还是我帮他找到的。
幼儿时候,我最喜欢那些彩页的童话故事,它们把我带进了一个个生动的童话世界。好几套童话故事书几乎都让我翻烂了,那些五彩绚丽的故事似乎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终身忘不了了。
上小学了,语文老师很惊讶我的语言理解能力。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念,同学们羡慕地问我,“陈玥,你的语文为什么这么棒?”我也毫不卖关子地告诉他们——多读书呗!
有书读是福气,我爸爸曾告诉我他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想当书店里的营业员,他们那个年代,书很少,好书就更少。好不容易买到或借到一本书,常常是爱不释手,挑灯夜战——难怪他眼睛近视。他很爱惜书,小时候看过的书不少仍然保留着。
读古今书籍犹如欣赏美丽的画卷,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缤纷无限,中外新奇事物琳琅满目。徜徉在书的海洋,朝可拜谒孔子,暮可走访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可赏三秋桂子;意在北可驰骋塞外草原,心向南可流连江南雨巷……在书中能让你发现一个又一个神奇:随“突尼斯”骑鹅旅行,和多萝茜寻访《绿野仙踪》;“嫦娥奔月”让我们有了探月计划,《海里两万里》的科幻让人类遨游湛蓝的海洋……有书可读实在是人生一件乐事!
我渴望通过“书籍”这座桥梁与智者交流,打开通往世界之窗。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我恨不得多长一双眼睛——咳,那不成了“四眼狗”了吗?——噢!这句话犯忌,对老爸不尊重!
书,让我神魂颠倒;书,让我废寝忘食;书,让我跟名人对话。书,我和你之间还有许多小故事!为了你,我的爸爸还被我“骗”得团团转呢!
天色入暮,我趴在床上惬意地看着书。说到这本书,那还是我 “含辛茹苦”地从我爸爸那儿像骗小孩一样骗来地呢!
早上,我来不及吃好早饭,就赶紧把睡梦中的爸爸拉起来,要求他陪我去书店找周锐大作家写的名书。到了书店门口,还没迈进书店大门,睡意蒙胧的老爸大人就发话:“我跟你说看书可以,啊——买书可不行!因为你昨天才买了一本。”“哟,还打着哈欠呢!”我在下面窃窃私语。爸爸说:“你——”还没说完,我就补了一句:“快点进去看书了,呵呵。”一进书店,我急忙问:“阿姨,请问周锐的书在哪里?还有吗?”阿姨说:“有啊。在第二个书架那里。”我急忙说了一声“谢谢”,又匆匆地找到第二个书架,拿起周锐的书,就如饿猫闻到鱼腥味,贪婪地看了起来……
几个小时过去了,我的腿站得有些麻木了,爸爸也被我磨蹭得眼睛都快要闭上了。就催促说:“该回去了吧?”我极不情愿地说:“再看会儿,再看会儿呢!反正我的作业都已经做完了。”“已经很长时间了,下次再来看吧!反正有的是时间呀!”爸爸近似于‘恳求’地说。 听了这话,我灵机一动说:“那好吧!”我悄悄地把那本书藏在身后。在爸爸还未跨出店门时,我就先走了上去,把书递给柜台阿姨,表示要买的意思。阿姨用电脑扫描了一下,告诉我说十五元钱。我笑嘻嘻地对爸爸说:“爸爸,十五元!”爸爸还没回过神儿呢!过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嗨,你这个小机灵鬼,你的鬼主意可真多啊!”爸爸一边说一边掏钱。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不停地‘抱怨’到:“我怎么这么笨呢? 竟然让一个小毛孩给蒙了!早知道,我那时候,不让你给超上来了。”我在一旁暗暗地笑道:老爸啊,老爸,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竟然让我给蒙了,我现在还在为您那时的“糊涂”而感到庆幸呀!
书啊!书啊!我与你有千丝万缕的情缘,你可真的是我的好朋友呀!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zuowen.kq7.com/zuowen_5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