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小书虫”,说起读书来,我的话就多了。
小时候,爸爸总在睡前给我念故事。可是,他常常到了他觉得困了时,就把一整页密密麻麻的故事“浓缩”成一句或者两句。我十分不高兴,就让妈妈给我讲睡前故事。可妈妈经常干家务干到夜深,她还没讲故事,我已经呼呼地睡着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读一些注音读物,如果在没有注音的读物里,我遇到了不懂的字我就读它的一半或者它的形近字。有一次,我觉得一个叫“玫瑰小姐”的故事很好听,就读给爸爸听,我读起来:“‘什么’‘鬼’小姐。从前,……“我刚读完题目,爸爸就笑得前仰后合。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概到了一二年级吧,我渐渐学会了查字典。一口气读完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一次,我在吃烤面包时,说:“今天我烤面包,明天我做酒,后天王后孩子到我手,我姓卢萨卡江东多幅锣鼓里根,这样的姓最少有!”
到了三四年级,我已经在语文课本中读了不少科幻故事,如:《院子里的悄悄话》、《纸奶奶过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等。我不再仅仅向往童话世界,我渐渐喜欢上了《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成了现代科技课上的活跃分子。
现在,我又喜欢上了杨红樱阿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我从书中学到了许多道理,比如说人不能有妒忌心,对每一个生命都要赋予爱,人不能记仇等。
我喜欢读书,我心中始终铭记着冰心奶奶说过的九个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看的书主要为闲书、杂志,杂志就是学校里订的书,闲书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我也看过一点。
有一天,已是晚上8点多了,我开始看我那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架上的书,但看的都是杂志。我把我订的所有《兴趣数学》和《兴趣数学》都放在床上,按日期排好,先看旧的,再看新的,看完一本又换一本,不知不觉中到了9点多,爸爸来催我睡觉了,他说:“别看了,都已经9点了,明天会起不来的……”我说:“知道了!知道了!再等一会,我待会再睡。”然后爸爸睡觉去了我心想:“爸爸怎么比妈妈还啰嗦。”就又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了,到了十点多妈妈也睡了(妈妈喜欢熬夜在手机里看小说。),因为我听到了妈妈模糊的鼾声,又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些困了,看了一下钟,已经11点多了,我便把书放到写字台上,然后去会周公了。
还又一次,我要上厕所,但我觉得两手空空的去上厕所不好,所以我拿了一本书,过了很久我才上完厕所。
我喜欢看杂志和闲书,因为他们增加了我的“词海”中的词语,也让我知道了许多事。
我是一个小书迷,自从我上了小学就非常爱看书。
在我们家,书柜里、桌子上、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家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书的踪影。而且书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有故事书、漫画书、百科全书、作文书······
我爱读书的程度几乎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我在家上厕所也要看书,而且不是拿一本,而是拿好几本。其实拿那么多也看不了多少,只是把爱看的都拿去(我最爱看《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嘻嘻)。我会利用这段时间看更多的书。我上厕所看书总是和书混为一体,仿佛自己就在书里遨游,直到脚坐麻了,才知道自己在马桶上面。
我每天9:30分睡觉,睡觉前看书是每天的必做之事,如果没有就会翻来覆去睡不着。现在我读高年级了,功课也重了,要做到九点多才做完,洗澡刷牙了就9:30分了。为了这事总是和妈妈讨价还价半天:
“宝贝,今天太晚了,不要看了,啊!”
“不嘛,就20分钟嘛!”
“拿就通融通融你,让你看一分钟吧!”
“15分钟。”
“6分钟。”
“10分钟。”
“好,成交!”
当我进入状态时,时间~到了,我心不甘情不愿地向卧室走去。
我在书的时间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记得鲁迅先生曾教导我们:“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的花,这才酿出蜜来。”是啊,只有我们博览群书,才能把石头变成金子。下面,我就讲讲我的读书故事。
小时候,我就常听妈妈讲的《白雪公主》,《小红帽》,这些童话书虽然很普通,但是读书的种子已经在我的心里慢慢生长着。
后来,我渐渐地长大了,告别了童话,进入了美丽的文学殿堂。我体会到了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感受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含义,我渴望得到书的熏陶,渴望得到书的精华。
现在,我四年级了,读的书也越来越多,生动有趣的《柳林风声》,富有真情的《青铜葵花》,惊心动魄的《老人与海》……认识了许多着名作家,鲁迅,冰心,莎士比亚,高尔基……
书已经成为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独处在冰山雪岭中,《爱的教育》,《冰心全集》就是那暖暖的春意;当我迷失于茫茫雾海时,《意林》,《少年文摘》就会为我拨正生活的航向;当我困陷于荆棘丛林,《光辉的旗帜》,《雷锋日记》则会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实是这样啊!记得一次,我正在看《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妈妈做好了饭,但我却好像被磁铁吸引住了一样,一心只想着如何才能帮助阿里巴巴战胜那四十名强悍的匪徒,真是既紧张又刺激,却不小心忘记了腹中的饥肠辘辘,也听不到妈妈不断催促的声音。真的,书的魅力可以使人忘却所有的感觉,给人力量,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我愿化作一只小鸟,在书的蓝天中飞翔;我愿化作一条小鱼,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这就是我读书的故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愿意不断丰富自己读书的经历,能够更上一层楼。
书是知识的海洋,辽阔而又平凡,我就是一条需要知识,又渴望知识的小鱼,自由的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我喜欢看故事书,里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我只要拿着一体故事书,就像一只饥饿的小鸟,贪婪又快乐地读着,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变得安静下来。
有一次,我又被妈妈批评了一顿,我忧心忡忡。怕妈妈又不让我出去玩。突然,我的眼睛里闪闪发光,一本童话书!这不是爸爸今天刚给我买的吗?我一眼还没看呢!我喜出望外,这下不愁妈妈把我关在屋里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童话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一页,两页,我的灵魂已经飞到了书里,仿佛我是那只会搔耳朵的猫。可是,美梦并不长久,一会儿,妈妈就发现我坐在床上看童话书,又生气了,妈妈顿时变得火冒三丈。“谁让你看童话书了!”她一下子把我从书中揪了出来,“还躺在床上看书,给我坐椅子上来看!”妈妈说完就塞了一本成语书给我。妈妈真不讲道理,不让我看童话书就罢了,我没有躺在床上看呀!妈妈真是挣眼说瞎话。(不过还是应该坐在椅子上看比较好)我心里正怨这怨那,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坐立不安。妈妈一会儿监督我看书怎么办呀?那样我会十分无聊的,叹!还好没有。我对中华成语故事一点也不感兴趣,怎么办呢?我的小脑袋十分聪明,无人可敌,不一会儿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把童话书夹到成语书里面,哈哈!这真是全好办法,把聪明绝顶的妈妈都骗过去啦!
一本书,就像一壶水,哺育我成长,它让我生根发芽,让我成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谢谢你!书。
我现在已经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了,我不但学会了拼音,还认识了许多汉字,读起书来也越来越轻松。老师告诉我们书本里有非常丰富的知识,要热爱阅读。
记得开学时,我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对我学习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帮助。
妈妈常在我耳边唠叨,叫我早点起床,抽点时间读书。我很不情愿的起床时,总问妈妈,干嘛要一早就读书啊?妈妈说,早上头脑才清醒。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我找到了正确答案:大自然经过一夜的净化,早晨的空气显得格外洁净和清新,很利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积极活动,大脑皮质掌管着我们的记忆。大脑皮质得到充分的休息,昨日的兴奋已经消失,神经细胞充满了活动能力,这时候读书,就会觉得头脑清醒,记忆深刻。
懂得了这些知识后,我一定会好好利用早晨的大好时光,让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也要把书本里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翻开《安徒生童话》,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丑小鸭》丑小鸭原是一个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鸭把他当作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因为长得丑陋,就处处挨啄、被排挤。成为全体鸡鸭嘲笑对象。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了,大家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鸭妈妈都开始讨厌丑小鸭。鸭儿们咬他,小鸡们啄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踢他。它忍受不了痛苦离开了养鸡场。可是外面的世界也并没有让丑小鸭感到快乐。他又一次被野鸭嘲笑,被老母鸡、雄猫为难,被女主人用火钳夹,还险些被猎人用枪打死,差点儿被野狗吃掉,忍饥挨饿,这些都成为丑小鸭幼年时候的一部分生活经历。我都认为它会就这样孤独的死在外面。
可丑小鸭面对苦难,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这一切缘于他心中拥有一份崇高的理想。就是这种理想使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读了《丑小鸭》后,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理想,并依靠自己的坚定信念,为之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因为逆境总是短暂的,奋斗后得来的是幸福的甜果。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zuowen.kq7.com/zuowen_57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