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我成长的摇篮。在我的家中“和谐”成为家的主旋律。
我的家庭就十分和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视我为掌上明珠,我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给我了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时时刻刻感到无比温馨与和谐。
和谐的家庭离不开孝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爸爸妈妈更是以身作则,让我懂得了许多尊老敬老的道理。前不久,爷爷不小心摔了一跤,因左腿粉碎性骨折而住院了。奶奶成天守候车室爷爷旁,精心的照顾他,天天守护在爷爷病床前端屎端尿;大妈也放下手中的活,每天将饭菜及时送到医院,还细心变化着花样做营养餐给爷爷吃;妈妈也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后立刻去医院照顾爷爷;爸爸更是不忘每天去医院给予照顾和关心。没过多久爷爷就出院了。现在爷爷在家里休养,虽然理在能靠着拐杖走上几步路,爸爸妈妈总是一再叮嘱爷爷不要走太远的路,要注意休息。俗话说,长病无孝子。但我们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尽力照顾好爷爷,我在长辈的影响下渐渐地懂得了要孝顺长辈。我也经常给爷爷送饭送菜,为他削苹果、洗碗。在爷爷感到孤单的时候,我就给他讲学校里的新鲜事。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去看他,爷爷总把好吃食品省给我吃。我爱爷爷,爷爷也爱我。
是呀,我们和谐的家庭是靠全家人创造。无数的和谐家庭才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和谐社会。
我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校园里,在老师的教育下接受各种素质教育,茁壮成长。在这个校园里,我时常看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情景。
有一次,我们班的陈琪同学没来上学,听她的好友卢薇说,她生病了,现在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同学们知道了,都焦急地来询问陈琪得了什么病,病情怎样。上课了,老师告诉大家,陈琪得了感冒,正在输液,等会儿她来了,大家要多关心她照顾她。下课了,陈琪才回到学校,脸色还很苍白。她一来,便成了我们的“名星”,“追星族”们纷纷向她那个角落涌去。一会儿“陈琪,要喝水吗?”一会儿“陈琪,病好了些吗?”一会儿“陈琪,学习上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问我”。……哎,陈琪真幸福呀!
记得在上学期,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电影,由于人数太多,每一个座位都坐两个,连走道上也安了条凳座满了同学,可是还有两位同学有座位,我的好朋友涂思颖和雷丽便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他们,准备自己站着看电影。我急忙问她们,你们怎么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别人呢?这场电影要看两个多小时呀,好傻哟!你猜她们怎么说,没什么,谁叫他们是我们的同学呢,老师不是经常教育我们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吗?我无言以对,只好一个座位三个人轮流坐。瞧,这就是我的同学。我能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的自豪。
有人说,像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我觉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就是应该从这样的“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会更加和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更加和谐;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我们是21世纪的少年,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和祖国的接班人。可是同学们,你们感觉到了吗?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已经得到了好多好多的关爱。大家都知道,亲人、父母的爱是最清晰的爱,每当我们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事情,亲人们都会尽量满足我们。
我很喜欢这种爱,社会中的人也都得到了这种有点带溺爱感觉的爱。自己的亲人们,可以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自己,感人事迹也是不计其数。每个人从刚生下来,就可以享受这种爱,从来都不会感觉到腻。
还有一种爱,是社会上的爱。来自老师、同学的关爱。老师的关爱是严厉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会“恨”老师,觉得老师“坏”;朋友的爱是温暖的,每当有什么开心烦恼之事,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去告诉朋友,一起分忧痛苦,一起分享快乐;同学的爱是可爱的,每当有什么东西忘带或者发生什么特殊事件,同学总是会帮你出主意,及时给你帮助;政府的爱是关心的,也是最让人感觉不到的,他们及时给需要帮助的你带来帮助,又是最为你着想的爱。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爱,是我们感觉不到的。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去体会、去回味,值得去珍惜的爱,就算有时候,失去了几种爱,我们也不能对生活放弃信心,而是要努力地去品味其他上天赐予我们的爱。我们都沉溺在这么多的爱中,所以我们更要把握好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爱,共同组成和谐之爱!我们也要和谐的、快乐的,品味着这些爱。
我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
妈妈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每天晚上一回到家就开始做饭做菜,吃好饭,又要开始洗衣服,好让我们明天穿上干净的衣服。爸爸也总是帮妈妈切切菜,递递盐。我们吃好饭,爸爸洗碗。有时吃过饭,了饭,我们一家人会去社区里的小公园里散散步。每逢周末,我们也会出去玩玩:爸爸和妈妈打打羽毛球,我穿着溜冰鞋,在他们俩之间东窜窜,西窜窜的。快活似神仙!
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一直的。当我的学习成绩下降时,他们会和我一起找到错误的原因,再和我一起设计改进方法,帮我把成绩提上去。
怎么样啊?我们一家是不是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和谐的一家”呀?羡慕吗?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够成为“和谐的一家”。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而我却在无意中有所发现。
也许,大家谈起和谐,就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认为建设和谐社会是国家的责任。非然也,和谐不仅离我们不遥远,而且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在发生。
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当时人很多。公交车在某个站牌停下,上来一位老人,满头银发。看起来没走一步都非常的吃力。当时,我是站着的。我看着周围的人,都没有让座的意思。突然,从我的后面传出了一个细小略带胆怯的声音,“大爷,您上这边坐。”只看见一个孕妇阿姨,拖着腰站起来。这是全车的目光都聚集到这里。那个爷爷看到是一位孕妇,便不好意思坐下。于是两人僵持着谁也不肯做。这个时候,终于有一个青年站起来说:“大爷,您坐我这。让那个阿姨坐在那里。”这时,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也许,这种场景在大家的生活常常出现。只要每个人都能热心帮助其他人,这个社会就更充满了和谐之声。和谐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仅仅是弯腰捡起一块香蕉皮,也许仅仅是在公共场合打电话是用手遮盖一下话筒。只要心里想着和谐,那么处处都充满和谐。
听,和谐的音符在你耳畔响起,在你心灵深处响起,多么美妙……
“哈哈哈——“车厢里传出温馨的笑声,人们的笑声多么爽朗,多么愉快。
一天下午放学,我急匆匆地背上书包回家,好不容易挤上一辆二路公交车找到一个座位,舒服地坐着。也不知过了多少站,车停了,上来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许多人都争着让位,“您坐这儿,您坐这儿!”我也给老人让位,他也给老人让位,老人被争来争去,都不知道坐哪儿好。
这时,原本想多坐一会的乘客也不好意思再坐着了,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老人激动地说:“我真幸福啊!在家有子女照顾,在外又有许多好心的人关照。谢谢你们呀!”一位年轻人说:“老爷爷,现在人人都在争做文明的人,给您让位不算什么,您别放在心上,这是应该的,您就坐我这吧!”说着就把位子让给老人,老人感慨地说:“变化真快,当我年轻时,乘车没人想到将位子让给别人。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为他人着想,一人有难,多人帮助。”一位小学生俏皮地说:“老爷爷,过去怎么可以和现在比呢?现在我们都要讲文明,懂礼貌。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关怀世界才会更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美好.”人们都被那名小学生的话逗笑了,同时,为他小小年纪能说得这么好而赞扬他。
和谐,不就是主动地给予他人一份细致入微的关怀吗?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zuowen.kq7.com/zuowen_63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