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我一个人在家,写玩了作业没事干,就坐在椅子上发愣,思索着干点什么。做实验、做手工还是。。。对了!英语老师让我们回家做卡片记单词,我想我还是先找纸盒吧!
于是,我开始在家里到处找纸盒,突然我发现有两个我昨天吃完了薯片的圆盒,我拿着圆筒感觉像唱歌的话筒,于是我对着圆筒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后来我不光用嘴对着圆筒唱,我还放到耳朵上听,发现也能听到声音,我想如果用一根线把两个圆筒连起来,是不是就能像打电话一样的能听到呢?
想到不如做到,我开始制作起来,我从妈妈的针线盒里找出针和线,把两个圆筒通过线把它们连了起来,当我大功告成时,妈妈正好买完菜回到家,我邀请妈妈跟我合作这个实验,我对着一个圆筒讲,让妈妈拿另一个圆筒听,我问妈妈能否听到我的声音,妈妈说可以啊,能听到啊!然后,让妈妈说我来听,我果真也听到了妈妈的声音!成功的实验让我开心的跳了起来。原来纸盒还能当电话用!我高喊着在屋里跑。
妈妈看我开心的样子,也开心的跟我抱在一起!
自从参加了数学奥林匹克兴趣小组以后,我对数学特别感兴趣。每次做题目的时候,总是多留个心眼,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
偶然的机会,碰到关于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问题。我发现了一条有趣的规律“周长相同的长方形,只要是长和宽越接近,它的面积就越大。”
如这样一题“长方形的周长是36米,长和宽有哪几种可能?并算出它们的面积?”我分析了:长和宽分别是17米和1米,16米和2米,15米和3米……9米和9米,九种可能。算得他们的面积分别是17平方米,32平方米,45平方米……81平方米。在答题后,我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另外周长的长方形会不会是这样呢?怀着好奇心我又算了自己编的周长是24米,32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的几道题目。不出我所料,也是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可是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于是我又带着这个疑问,请教了数学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这条规律终于得到了证实,事实证明我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老师还直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我的心比吃了蜜糖还甜,因为这是我,戴嘉铭自己发现的!
由此,我也认识到,其实数学中有许多奥妙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一定要作个有心人。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要朝着新的目标继续探索。
今天我放学回家,妈妈对我说:“好宝,肚子饿了吧!我们今天中午吃虾哦!等一会,就来尝尝妈妈的手艺吧!”我心里开心极了,因为我今天很饿。过了一会,只听见厨房里传来一声“刺啦”,我跑去厨房看,就看见了妈妈正在炒虾子。我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很香。心想:今天中午可以大饱口福咯!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虾子刚刚还是青色的,现在放到锅里一炒,就变成红色的了?于是,我等妈妈炒完后,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起一只虾子仔细地看了起来,我又发现,虾子并不是全身都是红色的,它其实嘴巴是红色的,但肚子却是白色的。
“咦?肚子是白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非常困惑。这时,妈妈听到了,她就说:“如果你不知道,你可以去查资料嘛!对吧!”等到吃完饭后,我便迫不及待的去问我的好朋友“百科全书”电脑,才知道了答案。原来,在虾子的外壳下面的皮层里,有许多的色素细胞,它可以显现出来不同的颜色,而且随着环境的明暗,这些色素细胞还能伸张或收缩,当环境比较亮时,色素细胞就会伸张,虾子的颜色就比较鲜明,当环境比较暗的时候,色素细胞就会收缩,虾子的颜色看起来也比较暗淡。
在一般的状况下,活生生的虾子都是青绿色的。但是,当虾子下锅以后,大部分的色素遇到高温都分解掉了,只有虾红素不怕热,遇到高温不会分解,反而显现出红色。所以煮熟的虾子就是红色的了!
这下我终于知道虾子为什么是红色的了!我的午觉也可以睡得安稳一点了!
小霞是去年从外地转到我班的学生。她个子不高,一双不大的眼睛总是盯着自己的鞋尖。由于她学习成绩不好,穿得又土里气,我一直没正眼过她。
好几次,当她遇到难题请教我时,我总是不屑一顾地瞥她一眼,然后大声嚷嚷:“你自己不会想吗,干吗每次都来问我?”而后,便看到她无奈离去的身影。从此,小霞再也没来问过我总问题。
但我发现她比以前更勤奋了。上课时,只见她一会儿在书上批批画画,一会儿托着下巴在思考问题,遇到不懂的就直接向老师请教,期中考试时,小霞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她,但我还是没把她放在眼里,心想:不就是提高一点点吗,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就和我比一比啊!
直到我十三岁生日那天,我才发现她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朋友。那天早上,一直被我冷嘲热讽的小霞送给我一个价值十几块钱的小晶球,她说:“谢谢你!是你的话一直激励着我,我才能不断进步。”
原来,她不仅没有怪我,还在心里一直感激我。顿时,我感到无比的愧疚,同时又觉得自己是那么的自私和渺小。(我的心里很难过)后来我才知道,她家非常困难,父母刚农村到这里打工,目前还居无定所。这十几元钱在别人看来虽然不多,但却需要小多少天省俭用才能节省下来呀。我小心翼翼地把小晶球擦得晶莹剔透,并把它放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对我来说,这是件多么珍贵的礼物啊!
从那以后,小霞的身影在我的眼前就陡然高大起来,尤其是她那双美丽的眼睛,犹如两眼晶莹的清泉,总是一闪一闪的,仿佛在说:“真正的友谊是不分贫富的……”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现,尽管不是惊天动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己发现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
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在爬。我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了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会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回到家后,我又找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扔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
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对呀!”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发现能让我懂得许多以前我不懂的事,而且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稀奇的,这些事我们并不会全部知道,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观察,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吗?
星期五,我刚跨进外婆家的门,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去看蚕宝宝。我拿起一个小盒子,蚕宝宝已经长得白胖胖的,像一条毛毛虫软绵绵地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像患了重病似的。
我仔细看,发现它头上有一个明显的黑三角形,皱巴巴的皮变得有些光滑了,几乎白得透明的背上出现了一些黑乎乎的颜色。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赶紧大声叫道:“外婆!外婆!快来看啊,那几条蚕怎么了!!”
外婆过来一看,笑着告诉我:“蚕正在脱皮,在旁边一定要小心,不能说话,不然蚕会受惊的,更不能用手去碰,不然要把蚕弄死的”。我只好耐心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它,过了一会儿蚕把头给翘了起来,我心里暗暗祝愿它能顺利地钻出来。之后,它用尽全身力气钻出来,没过多久,它的头已经完全脱离了旧壳。
二分钟后,一条白乎乎的大蚕顺利地脱壳而出。听外婆讲,我知道了蚕前面有三对足,协助口器,持桑叶取食,腹部有五对足,主要身体挪动,尾部还有一个小小的突起的针。蚕的一生要脱四次皮,之后,就可以吐丝上山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一生虽然默默无语,却把最宝贵的蚕丝奉献给了人们。这样无私无求的精神,真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我对汉字的发现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变成了现在通用的字体。生活中,我们说话、上网、写字,汉字都形影不离。汉字已和每个中国人,每个炎黄儿女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发现汉字十分有趣,谐音现象就是一个最好的代表。而且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歇后语里。
有一次,我听妈妈跟隔壁的吴阿姨谈话。“老吴,你最近打麻将战果如何?”“唉!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吴阿姨失落地摇摇头。我感到很奇怪,“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我细细咀嚼了一会。孔丘是文学家、教育家,当然书堆都堆不下,赢对输!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书,不就是“输”的谐音吗?太有意思了!从此以后,我更关注汉字的谐音现象了。
我还发现汉字构成是有规律的。从最基础的“羊”说起,瞧!它头上的上一点一撇,不就是羊的两只角吗!它就是一个象形字的代表。还有“歪”和“甭”, 你把“歪”的上下分开读,准会豁然开朗——不正”就是“歪”嘛!“甭”也是一样,“不用”就是“甭”喽!它们就是汉字里的会意字。
回味汉字,还真有一番趣儿!我们一定要写好汉字,规范书写每一笔,每一画,让中华民族的汉字成为永久不息的传奇。
雨季的小路上,落叶上,家门前,都会有一些蜗牛爬来爬去,看见它们慢慢的爬着,只要有一丝风向它们吹来,它们就会像乌龟是的连触角带头一起缩进壳里,那样子真好笑。
笑归笑,我的脑海里浮起了一个问号:我看书上说蜗牛是有眼睛的,它不知是靠触角识别方向探路的。但是蜗牛的眼睛在哪?我为什么看不见它呢?
于是,我捉了几只蜗牛,放进一个干净得盆里,拿了几片白菜叶子,扔了进去,想找找蜗牛的眼睛在哪?第一个探索目标,是在一只以大欺小的“壮”蜗牛身上,我躲到柜子后面观察,一边还在想,蜗牛的眼睛应该会长在嘴巴周围吧!它慢慢的吃起来,只见它吃得津津有味,我拿起桌子上的放大镜,悄悄的看着它,我朝嘴巴的方向看。可能是它的嘴巴太小了,几乎看不见它在咀嚼。但是放大镜中的蜗牛除了嘴巴周围其余的都是细小的条文,没有看见眼睛。
第一个目标探索——失败!
我第二个目标是探索蜗牛的触角,因为我看书上说蜗牛吃叶子时,都会用触角碰一碰。
一只蜗牛正准备爬上叶子吃食。我想正好可以先用它来验证,然后在下一个验证。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蜗牛一爬上去,便伸长了触角碰了几下。我使用放大镜对它的触角望去,只见触角的顶端有两颗圆圆的眼睛——跟所有动物一样,眼白中间有一个小黑圆点。
我反反复复对所有蜗牛做了观察结果一模一样。
第二个目标探索——成功!
真高兴,因为我发现了蜗牛的眼睛,它在触角的顶端。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摆弄着爷爷的“宝贝花草”。忽然,我看到一只蜗牛正慢悠悠地爬上了叶子。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是留下一条长长的线?”……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的脑中浮现。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妈妈对我说:“既然你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自己去实验实验呢?”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决定去实验一番。看看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
我捉来五只蜗牛,把它们分别编上号,还拿出各种食品来测试它们,我把白菜叶、馒头和小虫子放在它们面前。它们大概都饿了吧,马上向前方的食物爬去,可奇怪的是,它们全都选择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不一会,白菜叶子便被它们吃光了。
接着,我又把它们抓在手上,等它的头和脚伸出来,我就准备去摸一摸。可是,我的手还没碰到它,它就把脑袋和脚缩回去了。我心想:你可真是个胆小鬼!等待它伸出脑袋了好几次,我终于摸到它的脚了!他的脚底滑滑的,黏黏的。
通过查阅资料,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它的脚有足腺,所以可以分泌出一种很粘的液体,来帮助它们滑行。
我不仅发现了蜗牛的秘密:它是害虫,它的是通过它脚底的足腺来运动的。还懂得了一个道理:想要有所发明,从小必须学着善于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一幅普通的画,也许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在一幅普通的画里却还有一个秘密。
一天,爸爸从外地买回了一幅画。爸爸对我神秘兮兮地说:“不要碰这幅画,它可神奇着呢?”于是,爸爸就把这幅画放到了他的书房里。我问爸爸:“一幅破画有什么神奇的呢?”爸爸便说:“呵呵,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吧!因为这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同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这怎么可能呢?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决定晚上再看一次。
晚上,我趁爸爸不注意时,悄悄溜进了书房。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白天这幅画还是亮的,怎么晚上变成了暗黄的了?难道用了什么特殊颜料吗?我大叫一声,不料被爸爸听到了,爸爸快步走过来,夸耀的说:“看,神奇吧!好了,出去了!”
我看了这神奇的一幕后,冥思苦想,找这里的原因,但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就去查资料。过了一个小时,我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原来,这全是电灯光在作怪。因为不透明东西的颜色,是从他身上所反射回来光线的颜色所决定的。白天它之所以亮,是因为蓝光从它身上面反射回来。
晚上之所以暗黄,是因为电灯光里最多的光是红光和橙光,而蓝光和紫光却少的可怜。这就是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的原因。
我发现了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的原因,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同时,我还知道了,一幅普通的画中就包含着这么多知识,那自然界中有多少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呀!所以,我们现在要留心观察,了解更多自然界中的知识。
你知道吗?盐除了用来做菜,是调料之外,还是有效的去污剂呢。 小时候,我特别淘气,经常爱搞一些“新鲜”玩意儿。有一次,把妈妈的一件白衬衫搞成“黑白配”。妈妈见了很生气,说:“你今天如果不把衣服洗干净,你就别想吃饭!”这下我可怎么办呢? 开始,我用洗衣粉洗,接着游泳肥皂洗,都没什么起色。
我想反正也没什么希望了,还不如来做个“前所未有”的小实验吧!我拿来一大把盐放在衣服上洗,妈妈来了,我有假装在搓衣服,一来想躲过妈妈的责骂,二来期待这新的奇迹发生。我搓了半个多小时,手搓红了,脚也麻了,衬衫又变白了。我拿着衣服去领赏,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摆在我面前,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妈妈却在拿着衬衫发呆,他本想教训我一顿,谁知计划泡汤了。
后来,我从书上得知,盐的化学名称叫氯化钠,是一种晶体,他不仅可以做调料,还可以除污渍。盐还是一种很好的灭火器,食盐在高温火源下,可迅速分解为氯化钠,通过化学作用吸收火中产生的自由基,抑制燃烧的进行。颗粒盐更是有效的灭火剂,颗粒盐因为颗粒含量较多,在高温下吸热膨胀,破坏了火苗的形态;同时发生吸热反应,稀释燃烧区的氧气浓度,所以能很快地灭火。
看来,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要用心观察和学习,就能学到不少东西。
童年,如水流,一去不返;童年,如羽毛,越飘越远;童年有许许多多的发现,而我却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猫从高处跳下不会受伤!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阳台浇花。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是我的小咪。小咪是我在去年夏天从奶奶家抱回来的一只小猫。
这时,小咪敏捷的一跃,跳到了大理石板上玩耍。我刚想把它抱下来,可是已经晚了。小咪已经摔下去了,我闭上眼睛,不敢看这惨不忍睹的现象。忽然,耳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喵。我欣喜若狂,小咪没受伤!我睁开紧闭的眼睛,看了一下,小咪活蹦乱跳的。可是我的疑问也来了:大理石板离地面有好几米,小咪摔下去怎么没受伤呢?我带着疑问去问妈妈。妈妈才说:“因为猫有肉垫啊!”听了妈妈这一番话,我疑惑不解,真的是这样吗?我打开电脑查讯资料。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被我找到了!猫咪从一个较低的高度跌下时,确实是能够马上调整它们的身体安全地四脚着地,但是如果是从超过一层楼或二层楼以上的高度跌下,它们还是有可能会遭受到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猫咪骨骼上的特殊构造是猫咪能够如此迅速转正它们身体的一个原因。猫咪没有锁骨,它们的脊椎骨也比其它动物更柔软有弹性,所以猫咪的前脚可以很迅速无碍地行动,同时也可以很容易地弯曲或转动它们的身体。
啊,我为我的发现感到自豪!
有一次暑假,我看见奶奶每次炒青菜前,总是要将菜放在清水里泡许久。她说,菜叶子上的残留农药多,一不小心就会中毒。我想,如果有既对人体无害,又能杀死害虫的农药就好了。
一天,我去村里的八伯伯家玩,看到他把一些干桔子皮点燃后,放到猪圈里熏死了不少蚊子。八伯伯告诉我,桔子皮不但可以熏死蚊子,还能让猪栏里的空气清新一些。我立即想到,桔子皮对人体无害,能不能用来做农药,杀死其他虫子呢?
那天下午,我便在大伯家的电脑上查了一下资料后,得知:桔子皮中含有苦桔酸,味道苦而酸麻,能散发浓郁的刺激性气味,挥发性强,可驱虫,也可入药。
第二天,我又花了一个下午,捉来了许多种害虫,我将它们放入一个瓶子里,在瓶子里放进点燃的桔子皮,进行实验。不一会儿,瓶子里的害虫全部“惨死沙场”了。
这些害虫到底是被熏死的还是被苦桔酸毒死的呢?我又收集新鲜桔子皮,用打浆机榨了一些桔皮汁,来到屋后的菜园进行实验。正好,大白菜叶上有许多虫子,我把桔子汁喷在菜叶上。
第三天一大早,我就去菜地查看“战况”。结果许多虫子死在了大白菜的叶子上,甚至一只路过的蜗牛都被毒死了。
我兴奋地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都夸我是个小科学家,长大了就是“爱迪生级”的科学家,我开心地笑了。
以前我对一些数目比较小的钱,不感兴趣,比如:五毛钱,一块钱。。。。。。我都不以为然。可是我遇到了一件让我改变看法的事情。
记得,还是上个学期的时候,我经常把五毛钱放在笔袋里。对我们初中生而言,五毛钱是没多少用处的了。可是,直到有一天,我放晚学准备回家,掏掏口袋,诶?乘车卡呢?又掏掏书包,钱呢?啊!记起来了,乘车卡放在家里了,钱放在笔袋里了,笔袋又放在学校里了。天啊!我怎么回家啊?
这时,同学突然说:“今天我请你搭车,走吧!”我想反正我没钱,就上车吧。过了一会儿,我提前下了车,想转车回家,可是又突然想起来,我没钱啊!哎,只好走路回家了。
走着,走着,好累啊!好渴啊!我看了看表,已经18:45了,我想我书包里要是还有五毛钱该有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回家了,可以买水喝了,啊!我终于感觉到五毛钱的重要性了。我以后一定不小看五毛钱了。
过了好久,我终于到家了。我一看见我的房间就飞奔过去趴在了床上。然后我问向妈妈:“妈妈我的钱呢?”“放在你桌上了!”我看向我的桌子,果然,一大堆五毛钱都堆在了桌子上,我马上把钱包在怀里,从来没有这么喜欢五毛钱过。我开心极了!
第二天,我拿着五毛钱上车的时候,这感觉,真好!
Hello,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做个试验,实验的题目叫“会游泳的牙签”,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疑惑,“牙签怎么会游泳呢?”“牙签怎么游呢?”这些问题我会在下面的试验为大家一一解答。
我先准备了三盆清水、两块拇指大的肥皂、两块方糖和几根牙签,这些是实验的材料。
刚开始,放入一根牙签,牙签就像一位贵夫人,在水面上悠闲地散着步。接着在牙签的左右两边分别放进一块方糖和一块肥皂,那个“贵夫人”居然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胆小的姑娘,害怕地往方糖那一边,跟肥皂离得远远的。
看来我的第一个实验成功了呀。现在我该为大家解题了,其实我把方糖放入水盆的时候,方糖会吸收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那边流,而牙签也会跟着水流动。那当我把肥皂放入水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给排斥掉,从而形成牙签游泳的情形。
然后我用牙膏和沐浴露来做实验,但牙签只在沐浴露周围转,理也不理牙膏。后来我又用两块肥皂来做实验,但牙签却一动不动,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好了,今天的试验到此结束,欢迎下次收看!
酷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zuowen.kq7.com/zuowen_819399/